臭马桂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臭马桂

别名 臭马桂、三条筋、桂皮香、桂皮、肉桂、柴桂、
出处
来源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1.性状鉴别 树皮略呈筒状、半筒状或不规则的块片,长短厚薄不等。外皮灰褐色,有灰白色地衣斑及不明显的皮孔;内表面红棕色,光滑,有不明显的细纵纹。质硬而脆,折断面整齐。具特异的香气,味甜,辣。
以皮薄、油润、香气浓、味甜而辣,嚼之渣少者为佳。
2.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:木栓细胞数列,壁厚,木化。皮层有较多厚壁细胞,类方形,直径32-40um,壁均匀增厚或内壁厚。中柱鞘部位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,石细胞大,多数长圆形,长径72-180-240μm,短径32-80μm,壁厚20-28μm,也有短椭圆形或圆形的,直径60-70um。韧皮束外端有较大的石细胞群及少量厚壁细胞群散在。射线细胞中有草酸钙小方晶。
炮制 选树干径达15厘米以上的桂树(过嫩则质量差,不宜砍伐),将树干锯成50厘米长的短节,剥下树皮(切勿折破),置于室内以青草覆盖“发汗”,至发热时取出,再按树皮的厚薄大小,纵切成宽约10~15厘米的条块,晒干即成。
温、小毒、
辛、甘、
归经 肝、脾、
功效 除湿、止呕、痛经、散风寒、通经脉、行气止痛、温通经脉、
应用举例
用法 1~2钱。 内服:煎汤,3-6g;研末,0.3-0.5g。外用:适量,研粉,调敷。
注意事项 阴虚者禁服。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