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风草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避风草

别名 一面青、山萩、大火草、避风草、火草、大叶白头翁、
出处 《四川中药志》 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干燥的带根全草,根头细小,长1~3厘米。茎长约30~50厘米,直径达5毫米,梢部渐细小,少分枝,外表密生白色丝状茸毛,扯下后又显露出黄绿色而细密短小的茸毛。叶多皱缩成团,棕褐色,两面均有白毛,但较茎部毛短小。花多不存在。有臭气,味微弱。以茎杆粗壮、叶片不脱落者为佳。
炮制
凉、无毒、
辛、苦、甘、
归经
功效 燥湿、驱虫、清热泻火、止痢、清热、清热解毒、
应用举例 ①治风火牙痛:大叶白头翁二两。煎水炖五花肉合糖服,或煮绿壳鸭蛋服。
②治寒火牙痛:大叶白头翁四两,桂花根二两。煎水内服。
③治乳痈:大叶白头翁与蒲公英合用。捣烂包。初起有效。(选方出《重庆草药》)
用法 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捣敷。 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