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辣树
别名 | 野米辣、野吴芋、臭桐子树、刁近树、臭辣吴萸、臭辣树、 |
出处 | 《广西药植名录》 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果实呈星状扁球形,多由5或4枚中部以下离生蓇葖果组成。表面棕黄色至绿褐色,略粗糙,具皱纹,油点稀疏,或不甚显,顶端呈梅花状深裂,基部残留果梗,略被柔毛或无毛。种子棕黑色。质硬而脆。气微香,味苦、微辛辣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 |
味 | 辛、苦、 |
归经 | 肝、肺、 |
功效 | 散寒、止咳、止痛、 |
应用举例 | 治小儿麻疹后咳嗽不止:臭辣树鲜果五至六钱,鲜高粱泡根四至五钱,鲜金银花藤三至四钱,鲜醉鱼草根四至五钱,甘草三至四钱。水煎,早晚饭前各履一次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治小儿麻疹后咳嗽不止:自辣树鲜果五至六钱,鲜高梁泡棍四至五钱,鲜金银花藤三至四钱,鲜醉鱼草根四至五钱,甘草三至四钱。水煎,早晚饭前各服一次。 |
用法 | 鲜果实5~6钱。 内服:煎汤,0.5~1钱(鲜者5~6钱)。 内服:煎汤,6-9g,鲜品15-18g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松皮
-
花包谷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