獐肉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獐肉

别名 獐肉、
出处 《别录》 出自《名医别录》;1.《本草图经》:獐之类甚多,麇其总名也。有有牙者,有无牙者,用之皆同。
2.《纲目》:獐,秋冬居山,春夏居泽。似鹿而小,无角,黄黑色,大者不过二、三十斤。雄者有牙出口外,俗称牙獐。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
炮制
温、无毒、
甘、咸、
归经 脾、
功效 补虚、祛风、
应用举例
用法 内服:煮食。 内服:煮食,100-200g。
注意事项 ①《金匮要略》:"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、梅、李果食之,皆病人。"
②陶弘景:"麕肉不可合鹄肉食之,成症痼也。" 1.《金匮要略》: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、梅、李果食之,皆病人。
2.陶弘景:麇肉不可合鹄肉食之,成痼也。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