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狸尾
别名 | 狸尾豆、龙狗尾、兔尾草、尾萼豆、大叶狸尾、狐狸尾、 |
出处 | 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茎杖已切断,长约20~30厘米,粗约0.2~0.4厘米,灰褐色至灰绿色;叶片革质,灰绿色,叶脉背面稍突出,被黄棕色毛;枝梢花序稠密,花冠萎缩,多数脱落;荚果椭圆形,黑褐而光亮,有网状纹,皮薄、不开裂,内含浅黄色种子1枚。以干燥、无泥沙杂质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全草多已切断,长20-30cm。茎圆柱形,直径2-4mm,表面灰褐色至灰绿色。小叶革质,圆形或椭圆形,长2.5-6cm,宽1-3cm,灰绿色,叶脉背面稍凸起,有黄棕色柔毛。技梢花序稠密,圆柱形或长椭圆形,花冠萎缩,多数脱落。荚果椭圆形,具1-2节荚,包于宿萼内,表面黑褐色,有光泽,具网状纹理,果皮薄而不裂,内含浅黄色种子1颗。气微,味淡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淡、 |
归经 | 胃、心、肝、脾、 |
功效 | 清热解毒、散结消肿、利水通淋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牙齿草
-
烫伤草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