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蛇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菊花蛇

别名 金钱白花蛇、白花蛇、花蛇、菊花蛇、百花锦蛇、
出处 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性状鉴别,本品呈圆盘形。头居中长圆形,头背赭红色。口有细牙,体背面具有3行略呈六角形的大斑块,斑块边缘蓝色或蓝黑色,中央褐绿色。尾背部具赭红色环。饼固定的饼蛇则缺竹条。盘蛇呈平板状,体扁薄,直径30cm以上,背鳞呈菱形,4.8-5.8cm,宽3.4-4.0mm;鳞片半部边缘整齐,下半部不齐鳞片有弱棱,前有1对端窝,类圆形,鳞片透明无色,表面平滑光滑。气腥,味咸。
显微鉴别,分末特征:淡黄色。角质鳞片众多,大多破碎。一种无色,表面有同方向、交错排列的条纹,密度在50条/mm左右,尚隐约可见同向极细密小条纹饰;另一种鳞片碎片布满黄褐色斑点,条斑不明显。另可见骨碎片、横纹肌纤维碎片。
鳞片置扫描电镜下观察,具纵条状沟纹,形似人大脑皮层,成沟回状。
炮制
温、
咸、甘、
归经 肝、肾、
功效 除湿、定惊、定搐、止痛、搜风、强腰膝、搜风胜湿、通经活络、
应用举例
用法 0.8~1.5钱。 内服:浸酒,20-30ml。
注意事项 阴虚血少、内热生风者慎用。 阴虚血少,内热生风者慎服。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