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虎下西山
别名 | 格枝糯、乌吐、五虎下西山、矮红、隔山堆、矮红、五朵下西山、金丝矮陀陀、大狼毒、 |
出处 | 《滇南本草》 出自《滇南本草》;《滇南本草》:白、绿杆有效,紫杆无效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根长圆柱状,圆锥状至纺锤状,直径1~8cm,外皮黄褐色,具纵皱纹。粉质,断面黄白色,具凸凹相间的同心环纹。性温,味辛、苦;有大毒。 |
炮制 | 用醋炒至黄褐色。 |
性 | 温、毒、 |
味 | 苦、辛、 |
归经 | 心、肺、 |
功效 | 止血、逐水、止痒、泻下、消肿、消炎、杀虫止痒、化瘀止血、 |
应用举例 | 治疥癞疮。大狼毒、花椒,为细末,香油或猪油调搽。避风。(《滇南本草》) |
用法 | 干粉1~3分,研末撒患处或煎水外洗。 本品有毒,不可内服。 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煎水洗。 |
注意事项 | 采挖时避免汁液沾染皮肤,否则容易产生过敏反应。孕妇及体虚者忌服。 本品有毒,不可内服。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白茶菊
-
腺毛金星蕨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