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棉皮
别名 | 木棉皮、 |
出处 | 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树皮为条片状,或卷筒状,厚约0.3~0.7厘米,长约5~6厘米,宽约2~3厘米,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,粗糙,密生椭圆形钉刺,纵向延长,钉上有层纹,不易剥落,有时刺尖被磨去。内表面红棕色,有顺纹。质韧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状.有微弱香气,味淡。
性状鉴别 树皮条片状或卷筒状,长5-6cm,宽2-3cm,厚0.3-1.5cm。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,粗糙,密生椭圆形钉刺,乳头状微凸,钉刺上有层纹,不易剥落,有时刺尖被磨去,内表面红棕色,有纵向纹理。质坚韧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状。有微弱香气,味淡。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棕色。①纤维甚长,直径10-35μm,壁厚,木化,有裂纹,孔沟多不明显。②草酸钙簇晶众多,直径24-58μm,稀至70μm。③粘液细胞单个散在或2-3个相集,呈类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48-115μm用乙醇装置观察,可见粘液质团块,微观层状纹理。④角刺中细胞带橙棕色,呈类圆形、多角形或长方形,直径10-50μm,壁厚至74μm,木化,胞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,偶亦含簇晶。⑤棕色块随处散在,形状不规则,也有存在于薄壁细胞中,排列成行。另可见射线细胞、淀粉粒及木栓细胞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凉、 |
味 | 辛、苦、涩、甘、 |
归经 | 胃、大肠、 |
功效 | 活血、清热利湿、消肿、止痛、去湿、消疮、清热解毒、散瘀止血、 |
应用举例 | 治阴囊奇痒:木棉皮煎汤洗之。(《贵州中医验方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瑇琩
-
唐冲嘎保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