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茅花
别名 | 营花、茅盔花、茅针花、菅花、茅花、白茅花、 |
出处 | 《日华子本草》 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的花穗,呈圆柱形,长5~20厘米,小穗基部和颖片密被细长丝状毛,占花穗的绝大部分,灰白色,质轻而柔软,若棉絮状。小穗黄褐色,介于细长丝状毛中,不易脱落,外颖矩圆状披针形,膜质;雌蕊花柱2裂,裂片线形,裂片上着生黄棕色毛。花序柄圆柱形,青绿色。气微,味淡。以干燥、洁白、无叶、柄短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 干燥的花穗呈圆柱形,长5-20cm,小穗基部和颖片密被细长丝状毛,占花穗的绝大部分,灰白色,质轻而柔软,若棉絮状。小穗黄褐色,介于细长丝状毛中,不易脱落,外颖矩圆状披针形,膜质;雌蕊花柱2裂,裂片线形,裂片上着生黄棕色毛。花序柄圆柱形,青绿色。气微,味淡。以干燥、洁白、无叶、柄短者为佳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无毒、 |
味 | 甘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止血、定痛、 |
应用举例 | 治鼻衄:白茅花五钱,猪鼻一个。同炖约一小时,饭后服,服多次,可望根治。(《泉州本草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罨敷或塞鼻。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罨敷或塞鼻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甘中黄
-
黄心果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