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桐花
别名 | 泡桐花、 |
出处 | 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 出自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(1)泡桐花 长7-12cm。花萼灰褐色,长2-2.5cm,质厚,裂片被柔毛,内表面较密;花冠白色,干者外面灰黄色至灰棕色,密被毛茸,内面色浅,腹部具紫色斑点,筒部毛茸稀少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 (2)毛泡桐花长4-7.5cm;花萼较小,长约1.2cm;花冠紫红色,干者灰棕色,内面紫色斑点众鑫。 显微鉴别 (1)泡酮花表面观 非腺毛树枝状分枝,枝顶部细胞壁厚,具纹孔;腺毛头部类圆形、椭圆形,直径32-58μm,柄部长22-190μm;腺毛与分枝非腺毛合生的毛茸,其腺毛部分与非腺毛部分分别同上述腺毛和非腺毛,但均较小;单细胞非腺毛长480-3920μm,直径10-24μm,有的2-3株簇生。 (2)毛泡桐花表面观 有腺毛与非腺毛合生的毛茸;非腺毛有分枝与不分枝两种,体部较粗大,基部直径70-130μm,细胞壁较厚,约至16μm,细胞壁较厚。 |
炮制 | |
性 | 寒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肺利咽、解毒消肿、 |
应用举例 | 治腮腺炎(痄腮):泡桐花八钱。水煎,白糖一两冲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10-25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烂激;或制成膏剂搽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白蒟蒻
-
仁皂刺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