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背藤
别名 | 白面水鸡、白背丝绸、白底丝绸、绸缎藤、银背藤、白背绸、白背藤、白背叶、白牡丹、银背叶、绸缎叶、绸缎木叶、一匹绸、 |
出处 |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:藤茎呈细圆柱形,常扭曲,长短不一,通常切成短段,长约5cm,直径0.5-1.5m,表面暗灰棕色,有纵沟纹,断面淡棕色,木部可见针眼状小孔。叶卷曲或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至椭圆形,长5-11cm,宽3-9cm,先端锐尖或钝圆,基部圆形或微心形,上面暗棕色至紫色,下面浅灰绿色,贴生丝光毛,触之柔软;叶柄长2-3.5cm。有时可见花序,花冠漏斗状,花序轴、花要、花冠密被丝光毛。质脆易碎。气微,味苦。 以藤茎幼嫩、叶多者为佳。 |
炮制 | |
性 | 凉、 |
味 | 微苦、辛、微酸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化痰止咳、生肌、止血、利尿、拔毒、祛风、活络、祛风除湿、散瘀止血、解毒消痈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2~5钱;外用鲜叶开水烫过后贴患处或煎水洗患处。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水煎洗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麻风子
-
粢米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