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栗梗
别名 | 荸荠梗、地栗梗、荸荠苗、荸荠苗、通天草、 |
出处 | 《饮片新参》 出自《饮片新参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的茎,呈压扁状,长60~90厘米,直径4~7毫米,顶端有穗状花序;上部淡黄色,不易拉断,下部淡绿色,则易拉断。全体皱缩,表面有纵纹,具光泽;节处稍隆起,质轻松软,中间空,折断面内有白色膜状间隔,用扩大镜观察之,呈蜂窝状。气微弱。以干燥、完整、带黄绿色、无泥土杂质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,茎呈扁柱形,长60-90cm,直径4-7mm,顶端有穗状花序,茎上部淡黄色,不易拉断,下部淡绿色,晚拉断。表面皱缩有纵纹,具光泽,节处稍膨大,质轻而松软,折断面中空或有白色膜状间隔,放大镜下观察呈蜂窝状。气微,味淡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寒、 |
味 | 苦、甘、 |
归经 | 肾、脾、 |
功效 | 利尿、通淋、化湿、降逆、清热、利小便、清热解毒、 |
应用举例 | 治呃逆:通天草五钱,代赭石一两。煎服。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 治呃逆: 通天草五钱,代赭石一两。煎服。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2~3钱。 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癞巴子
-
毛脉柳叶菜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