绒毛胡椒
别名 | 石南藤、石蒌、爬岩香、小毛蒟、绒毛胡椒、小毛蒌、小墙风、野芦子、毛蒌、 |
出处 | 出自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 |
来源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茎枝常扭曲,扁圆柱形,直径1-3mm,长约30cm,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。节膨大,节间长7-9cm,质轻而脆,断面皮部窄,维管束与射线相同呈放射状排列,木部有多数小孔,中心有灰褐色的髓部,叶片灰绿色,多皱缩,展平后卵状披针或卵形,长4-10cm,宽2-5cm,基部浅心形而常不对称,两面有毛茸,背面较稀疏,叶脉5-7条,最上1对离基部从中脉发出;叶柄密生短毛,基部鞘状。有时可见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。气清香,味辛辣。以枝条均匀、色灰褐、叶片完整者为佳。 |
炮制 | |
性 | 温、 |
味 | 辛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祛风、行气止痛、痛经、活血、散寒除湿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2~3钱;研粉服0.5~1钱。外用适量,煎水洗。 内服:煎汤,6-15g,研粉,1-3g,亦可浸酒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,研粉酒擦洗身,或捣烂炒热外敷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牛蒡子
-
镜而草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