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肠子草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鸡肠子草

别名 雀儿蛋、鸡肠子草、鹅不食草、露药、铃铃草、大叶米粞草、大叶米牺草、蚤缀、白莲子草、星子草、鹅肠子草、蚂蚁草、灯笼草、小无心菜、
出处 《植物名实图》 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10-30cm。茎纤细,簇生,密被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,完整叶卵形,无柄,长4-12mm,宽2-3mm,两面有稀疏毛茸。茎顶疏生白色小花,花瓣5。气微,味淡。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灰绿色。①叶表皮细胞不规则形,直径32-45μm,垂周壁波状弯曲,下表皮尤甚;气孔直轴式,偶有不定式。②多细胞非腺毛众多,3-8细胞,直径28-76μm,表面有细条状纹理。③草酸钙簇晶较多,直径25-83μm。
炮制
凉、平、无毒、
苦、辛、淡、
归经 肝、肺、
功效 清热、明目、止咳、利尿、解毒、清热解毒、
应用举例 ①治肺痨咳嗽:小无心菜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②治眼生星翳:小无心菜加韭莱根捣烂,塞鼻孔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用法 内服:煎汤,O.5~1两。外用:捣敷或塞鼻。 内服:煎汤,15~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塞鼻孔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