蕨根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蕨根

别名 蕨鸡根、乌角、小角、蕨粉、蕨根、
出处 《纲目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;1.《广州植物志》:蕨,根茎含淀粉称蕨粉,制取之可供食用及糊料。新鲜的根茎中,含多最的锦马素,秋后更多,连续食用,每易中毒,牲畜误食,作用亦同。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、
性状
炮制
寒、无毒、
甘、
归经 肝、肺、脾、大肠、
功效 利湿、利尿、解热、清热、除烦、驱风、痈肿、驱虫、退热、益气、养阴、健脾胃、平肝安神、解毒消肿、
应用举例 ①治白带:蕨根、白鸡冠花、白茶花,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②治泄痢腹痛:蕨粉三至四两。先用冷水少许调匀,加红糖,开水冲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③治发热不退:鲜蕨根一至二两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④治湿疹:先将患处用水酒洗净,以蕨粉撒上或以甘油调擦。(《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》) ①治白带:蕨根、白鸡冠花、白茶花,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②治泄痢腹痛:蕨粉三至四两。先用冷水少许调匀,加红糖,开水冲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③治发热不退:鲜蕨根一至二两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天日山药植志》)④治湿疹:先将患处用水洒洗净,以蕨粉撒上或以甘油调擦。(《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》)
用法 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粉或炙灰调敷。
注意事项 不宜多服,久服。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