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蓼

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节蓼

别名 蓼草、大马蓼、水辣蓼、水蓼、旱辣蓼、辣蓼、蛤蟆腿、节蓼、鱼蓼、
出处
来源 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褐色或浅绿色,无毛,常具紫色斑点。叶片卷曲,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5cm,宽1-3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主脉及叶缘具刺伏毛;托叶鞘筒状,膜质,无毛。花序圆锥状,由数个花穗组成;苞片漏斗状,内具数花;花被通常4裂,淡绿色或粉红色,具腺点,雄蕊6,花柱2,向外弯曲。瘦果卵圆形,侧扁,两面微凹,黑褐色,有光泽,直径2-3mm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气微,味微涩。
炮制
微温、
辛、苦、
归经
功效 除湿、解毒、活血、
应用举例
用法 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注意事项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