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干药
别名 | 毛干药、甲冬仗、那猪草、紫背倒提壶、肥儿宝、红头草、红头小仙、 |
出处 | 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 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柱根粗直,有纤维状叉开的侧根。茎分枝或少有不分枝,具沟纹,被白色长柔毛,杂有具柄腺毛。单叶互生,具叶柄;叶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,基部楔状渐狭,顶端圆钝,叶缘具密细齿,两面被丝状长柔毛,中脉在下面明显凸起,侧脉弧状或斜上升,网脉明显。总苞圆柱形;总苞片草质,紫色或淡红色,花后反折,背面被柔毛;花托扁平,蜂窝状,无毛。花紫红以或花冠下半部淡白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微苦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止咳、消痰、消炎、清热、清肺止咳、解毒止痛、化痰止咳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捣烂冲开水含服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汁涂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皮树花
-
滑溜菜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