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勃
别名 | 忽野檐默、阿梨去伐、波斯皂荚、阿勒勃、清泻山扁豆、香肠豆、婆罗门皂荚、 |
出处 | 《本草拾遗》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干燥荚果,圆柱形,长30~60厘米,径1.5~2厘米,顶端尖,基部有时具本质状的果柄;表面暗褐色,平滑而带光泽,腹缝、背缝明显。果皮薄,硬而木质状。内面有多数横隔,每隔有种子1粒,具长而暗色的珠柄,附着于腹缝。种子扁卵圆形,长约8毫米,阔6毫米,厚4毫米,赤褐色,光滑而质坚,内为淡黄色,胚乳角质状,胚弯曲,味甜而微酸,有特异臭。以干燥、完整、无柄、摇之不响者为佳。 荚果圆柱形,长30-60cm,直径1.5-2cm,顶端尖,基部有时具木质状的果柄;表面暗褐色,平滑而带光泽,腹缝、背缝明显。果皮薄,硬而木质状。内有多数横隔,每隔有种子1颗,具长而暗色的珠柄,附着于腹缝。种子扁卵圆形,长约0.8cm,宽0.6cm,厚0.4cm,赤褐色,光滑而质坚,内为淡黄色,胚乳角质状,胚弯曲。味甜而微酸,有特异臭。以干燥、完整、无柄、摇之不响者为佳。 |
炮制 | |
性 | 无毒、大寒、 |
味 | 苦、 |
归经 | 心、脾、 |
功效 | 杀虫、止痛、化滞、通经络、清热通便、 |
应用举例 |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4-8g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石夹生
-
色豆马勃
: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