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于 中药库 分类,标签:

别名 魾、鳠、魤、懒鱼、蛔鱼、蜾鱼、白戟鱼、阔口鱼、白冀、鮰鱼、阔口鱼、鮠鱼、
出处 《本草经集注》 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;1.《纲目》:鮠,生江淮间,无鳞鱼,亦鲟属也。头尾身鳍,俱似鲟状,惟鼻短尔。口亦在颌下,骨不柔脆,腹似鲇鱼,背有肉鳍。郭璞云,鳠鱼似鲇而大,白色者是矣。北人呼鳠,南入呼鮠,并与鮰音相近,迩来通称鮰鱼,而鳠、鮠之名不彰矣。
来源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
性状
炮制
平、无毒、温、
甘、
归经 脾、
功效 开胃、补中益气、行水、
应用举例
用法 内服:煮食,100-200g。
注意事项 1.《本草图经》:“能动痼疾。不可与野雉、野猪肉合食,令人患癞。”2.《饮食须知》:“同鹿肉食,杀人。赤目赤须者忌食。”
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
0 篇评论

发表我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