钻之连
别名 | 水红辣蓼、辣蓼、蓼辣草、簇蓼、辣蓼草、小辣蓼、红杆辣子、野辣子棵、白辣蓼草、钻之连、水红花蓼、野红辣蓼、家马蓼、小红辣蓼、旱辣寥、水红花、丛生蓼、马辣子、丛枝蓼、 |
出处 | 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 出自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 |
来源 | 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茎技圆柱形,基部多分枝,棕褐色至红褐色,节部稍膨大,无毛,断面中空。叶片皱缩,卷曲,易破碎,展平后卵形、卵状披针形,长4-9cm,宽1.5-3cm,先端急狭而成尾状,基部狭楔形,两面及叶缘有伏毛,或仅沿脉疏生伏毛,淡绿色至褐棕色,草质;托叶鞘短筒状,疏生优毛,先端截形,有长睫毛。花序穗状,单生,或2-3个集生,花穗细弱,花簇稀疏间断;花被粉红色。瘦果三棱形,黑色有光泽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气微,味微涩。 |
炮制 | |
性 | 平、 |
味 | 辛、 |
归经 | |
功效 | 消疳、健脾、清热燥湿、解毒消肿、活血调经、 |
应用举例 | 治急性胃肠炎:鲜吹风散(木兰科植物异形南五珠子藤)三十公斤,辣蓼草五公斤,加水至一百二十六公斤,煎熬浓缩至四十二公斤,加2%尼泊金作防腐剂。每服10~20毫升,每日取三至四次,儿童减半。(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) |
用法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用)。 内服:煎汤,15~309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 |
注意事项 |
本站声明:本平台不卖药,不开方,不行医,不治病,仅此为中医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,身体问题请选择正规医院就诊。
-
« 上一篇:
野蒲桃根
-
壳莲子
:下一篇 »